咨询师成长|马老师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原生家庭成为我们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大家经常会听到生家庭怎么样,我的原家庭怎么样我的原生家庭形成了我现在的人格……是的,没错,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孩子的人格塑造不仅仅靠父母,一个孩子的人格塑造不是光受他父母的影响,不是光受他原生家庭的影响老师、同学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注意我用的词是决定性的作用跟原生家庭父母对一个人人格的影响同样重要,都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并不是说老师同伴的关系不重要,也不能完全去强调原生家庭。一个人从小的时候长到一个成年人,他生活中的每一步其实都对他的人格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小时候,他的老师他的同伴对他人格的塑造同样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不应该只强调家庭教育,只强调原生家庭。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只强调原生家庭已经带来了很多不良的社会问题了。比如说问题一,很多成年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然后去埋怨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怪罪自己的父母,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甚至有些人会做一些行动来报复他的父母

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我接待一个来访者,一位女性已经35岁了,没有成家每天做着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一个月3000多块钱的工资,是在郑州做的这个咨询。的妈妈已经六十多岁了,妈妈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会计,现在已经退休了退休了之后仍然在拼死拼活的工作,为什么呢?重点来了,因为这个三十多岁的女性欠了很多很多的信用卡,已经欠了三次了第一次欠了20万,她妈给她还的,第二次欠了30万,妈又给还了,第三次又欠了30万,妈实在是崩溃了,拉着来找我做心理。

在叙述的过程当中,这个女性就无意中透露小时候妈管的特别严,尤其是在钱方面管的非常多,管的非常严。长大了之后,现在仍然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就是骨子里有一种刻意的叛逆,一种逆反所以在钱方面,花钱特别大手大脚,一花五六千就出去了之前找了一个咨询师,自己找的一个咨询师咨询师这是你的原生家庭所导致的。大家注意,人都只喜欢听自己认同的内容,他也比较容易记住自己认同的内容因为这个人不想改变一个不想改变的人就很容易记住他很认同的内容对于他不认同的内容,他其实不怎么能记得住。这个咨询师跟说了什么内容,我不知道,也没跟我全说,但是就记住了这是你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一个结果就这句话没有产生任何正面的影响,对产生的影响就是更加心安理得的去借信用卡,然后呢,工作不顺心就辞职了辞职怎么办?老妈给我还呗,就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只去强调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问题

我想说原生家庭没有完美的,每一个原生家庭都是或多或少有问题的,只不过有的问题多,有的问题少有的问题轻,有的问题重。我们面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你是你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你要为你的问题全权负责,你都不为你的问题全权负责,谁为负责?

我们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你的父母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没有学过怎么去教育孩子而且受我们中国国情的影响,他的受教育程度比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人更低就是环境。但是他这个社会的文化裹挟着,又不能不生孩子。如果你回你的老家,你发现没有?如果一个人到了年龄,不结婚不生孩子,是不是会被别人戳脊梁骨就是文化他在这样一个文化之下,他也会被这个文化所裹挟。所以他肯定会按照文化所制定的一个潜在的规则去这么干了结婚生子所以从一个角度上来讲,他也是一个受害者。你们这个家庭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就像一个传家宝一样,一代一代一代的往下传。你因为这个问题,你很痛苦,很难受,对我们很同情。但是你需要做的努力是什么呢?让这个以心理问题为传家宝的这个东西到你这一代戛然而止别让再往下一代传了,这就是你为自己负责的特别重要的一个目标。不仅为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在为下一代负责。

所以,不要只强调原生家庭没有意义原生家庭只是你形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原因。但是要解决的话,从你开始,而不是从原生家庭开始。你说我这些问题都是我爸妈造成的,是,不假,我承认但是改变的时候不是去改变你的爸妈,是改变你是改变你的爸妈在你心目当中的那个形象,而不是去改变现实中的那个他。所以说我们要奠定一种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问题我有了,我不,自认倒霉,自求多福振奋精神积极改变,就是这样。不要去怨天尤人,不要去讨伐你的父母。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去讨伐他没有用,你只能让这个悲剧继续往下延伸发展。这是我想给大家补充的第一个内容。

我想给大家补充的第二个内容是我自己的一个成长经历。我父母就属于不太善于言谈的人所以我小时候也很不善言谈,不仅不善言谈,用我们心理学的话说,是属于那种社交焦虑。因为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长大的,没有人照看六岁我就自己做饭,因为家里没有人,就一个人玩长大了之后,我就很不习惯跟别人交往。一直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见了熟人不太想说话的那种。到了初中,我的学习成绩相对来说还好,当时班里是六十多个人我在班里是第6名,我们学校93号开学的到了930号,我们学校有一个全校性的演讲比赛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一起比。到了初一之后,其实是很陌生的环境,很陌生的老师,很陌生的同学所以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下,肯定是更加的不活跃。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班主任在91213号的时候就在选这个演讲比赛的代表他就选了我,我不知道为什么选,反正他就选了。所以我说这个班主任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贵人。

然后在准备整个演讲的过程当中,他真的非常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的教我一个表情一个动一个语气,这样去教我自己在私下里也确实下了很多功夫,但是每天下午当着全班去背诵的时候,就背不下来,因为紧张后来我们这个老师也失望了,他就在班里又找了一个当他找那个人的时候,我还很清楚的记得我的心理活动就是既松了一口气,又不甘心,松一口气啥意思?就是你终于不会被大考,就像参加一项大考,这是一种逃避心理在起作用。不甘心是因为确实是个好事,我也想干就是很复杂,你知道一个十几岁小孩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是很幸运,我那个同学他没把稿子背下来,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了。我们那个老师也很失望,反正是不报什么希望了,然后我就去参加比赛我记得当时参加比赛的时候,我是第十个当第三个出场的时候,我就开始很紧张当第五个出场的时候,我就全身哆嗦,手脚发凉。当第八个出场的时候,就已经不知道什么了,什么都不知道,反正就是一片空白。然后我是第十个,我就上去之后动作语言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结巴的情况下,非常流畅的就出来了。那次演讲比赛我得了一个全校的一等奖我也给我们的老师赢了一个奖杯,我自己也得到了荣誉证书,也有很丰厚的奖品。这个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非常大的一个荣誉我们老师他也很激动,这是惊喜啊,因为如果你觉得你就能得一等奖,他也觉得你能得一等奖结果最后就是一等奖这个时候人的心情其实不那么开心,不那么快乐的。但如果说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最后又拿了一等奖回来你想想这种心理落差,他就很激动我还记得当时他在班里头我一顿夸我自己在下边也确确实实下了很多的功夫为什么在大脑空白的情况下,还能把那个稿子,包括内容,包括动作,包括表情都非常到位的带出来在教育心理学上,这叫自动化的行为和内部言语就是当你过度训练150%200%的这样训练的时候,他会训练成本能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你缺什么就应该练什么整个初中三年说相声、演小品主持节目打快板……到了高中三年,同样的做主持人演讲、朗诵、演小品、说相声……到了大学,仍然是这样,一路就这么练下来了。大学期间在我们市电台做过实习播音,就这么一路下来了所以我的性格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再也不害怕在人前说话,再也不怕生

我的性格转变是靠我的老师我的影响,是靠我在这个学校环境里锻炼的结果这个不是我的原生家庭对我性格做出来的贡献。所以还是那句话,人格的成长,你不要总是去强调原生家庭老师和同伴的关系学校的关系仍然会对一个人造成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我自己身上的例子。通过我的例子,不仅在告诉大家你的性格受学校的塑造受老师的塑造,同时还在告诉你一个事实,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塑造的,他不是说这个东西不能改一辈子就这样了,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改变这个价值观,说性格不能改,天天把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挂在嘴边这是什么呢?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改变性格很难因为大家都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待着,谁也不愿意跨出那个改变的步子。但是只是难而已并不是不能。所以只要你想做的更好,只要你想成长,只要你想改变,你就是可以变好,你就是可以改

希望听了这堂课的朋友,你要改变你的价值观。一方面,重视学校,重视同伴、重视老师,另一方面别把很多的责任都转嫁给家长,没有用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他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是他的父母导致的吗?你需要做的是让这个不好的传家宝到你这一代结束不再往下传了。另一个方面,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性格可改能变,不要太悲观,不要陷入到一种宿命论这种悲观的价值观当中去。

最后,通过这些告诉我们的老师你的作用和父母一样重要,所以不要把小学生人格塑造的责任完全丢给家长不现实也不应该家长各行各业的都有老师就是教育行业的,所以你就要勇于承担你的责任,业务能力不过关,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不过关,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此在学校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当中,帮助孩子构建健康的人格特点。这是老师应该做的。

作者简介:

马承宁,聆听安宁身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最适合中国来访者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来访者最忠实的陪伴者和心灵守护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实用主义催眠师,心理督导师,社会医学专家,专业心理学毕业,然后一直从事职业心理咨询至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功底。从事职业心理咨询工作至今已有10年,治愈了上百位神经症患者,并历时3年半帮助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摆脱精神类药物。

马老师在很多领域都能有效的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擅长婚姻咨询、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咨询、神经症及性心理障碍治疗,并对利用心理学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内科疾病有研究。尤其在治疗神经症方面,能够帮助来访者解决症状,重塑来访者的性格,彻底告别该种神经症。众多患者经过马老师的治疗,都已痊愈,重新过上了健康、幸福的生活。

马老师详细介绍:http://www.mchning.cn/team/info?id=3

想跟随马老师学习心理咨询,可点击《聆听安宁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学院(网校)招生信息》查看详情。

重点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父母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建立和维持同伴关系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家过年了?

你不必总是要求自己融入集体

马老师给年轻人的建议

更多精彩内容:http://www.mchning.cn/news/xlwz




蜀ICP备19002960号-2